论坛概要
作为2020海博会的系列论坛之一,海洋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聚焦海洋领域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投资以及双创孵化模式的路径,结合海洋产业创新的一些实力项目以及一些政策的动向,共谋海洋产业的长远发展,共商海洋创新发展大计。
海洋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实录
精彩内容
主题:硅藻的培养以及应用开发
嘉宾:王兆凱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水产工程学家。
几千年来,工业材料一直来源于开矿采出的金银铜铁锡。今天我提议一个新的材料,那就是从海水里生产的材料,可供给新的工业。
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硅藻。硅藻是单细胞生物,一般单细胞的生物的壳是有机物。硅藻很特别,它的壳是无机物二氧化硅。上面有很多小孔,因此表面积非常大。孔的材料有微孔材料,有介孔材料,大孔材料,硅藻属于介孔材料。
介孔材料的密度小,可以隔音、隔热,熔点高且不怕强酸,抗压的强度680个MPa。目前,在深圳大鹏已经能够大量户外养殖硅藻,每亩每年能生产8吨。藻壳能够很好地去除重金属,而且可以来回用400次,成本很低。
主题: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担当
嘉宾:丁时照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党组书记、总编辑。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深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行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
作为主流媒体的集团,我们既要做宣传员,让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理念、目标、任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也要做运动员,全力参与到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中,为深圳海洋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还要做监督员,让与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相冲突的理念、陈规陋习得以转变,让深圳人的海洋意识得以真正地建立。
主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策略
嘉宾:雷宇
深圳海洋融创研究院院长
科研单位有很好的技术,但当到成果转化的时候,从上游转化到下游,或者从一个产业转化到另外一个产业,转化率很低。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转化的方式很多,如从事合作科技研究、技术服务,自己办企业当老板或者技术许可、咨询等。但是真正做得出色,并能被大家接受的就是技术入股,和投资者、企业家一起共同创业,分享成果。
从事海洋的研究或者从事海洋投资有几个问题,第一科学不能做风口,科学家会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但是做产业一定要考虑市场的需求。
海洋是一个新兴产业,此外,海洋天然是军民融合的,技术复杂、投入周期长,成本高。特别是深远海,民企起步晚,基础弱,需要政府一起参与。
主题:特区40年海洋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嘉宾:胡振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研究所所长
深圳海洋经济的特色有三个,一是“高”,深圳自制订海洋未来产业规划之后,每年投资比较大,质量也比较高。
第二是“旺”,根据2017年的海洋经济调查,深圳海洋企业数量7千多家,全省第一。
第三是“谋”,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大学、硅藻生产基地及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这都是一步一步的规划。
第四是“争”,争是什么?我们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后,全国七个城市在争,包括青岛、厦门。其次是我们市内也要利用市场机制,5个区共同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把我们的海洋中心城市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主题:创业投资促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
嘉宾:余登魁
前海创投孵化器创始人、总裁
支持科技创投机构就是支持海洋产业发展。任意一个产业需要有什么?需要一只“母鸡”来孵化,创投机构天然有这样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指引、要服务、要支持,带动更多的民营创投机构下海,进军海洋领域,发挥市场上机构的价值,挖掘和企业服务的能力,提升涉海投资的民资比重。
第二个倡议就是培育和发展海洋产业的天使投资主体,构建涉海的多元创投主体,打造涉海的多层次创投生态。
第三个倡议是培养具备科研履历、创投知识、产业经验的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熟化的团队、服务群体。